何谓牧者心肠?很难简单地下定义,但在许多人心目中却有一定意义,而且我们可以指向某某人说他有牧者心肠。记得读神学时,每年学院都会颁发最具牧者心肠奖,得奖者由同学投票选出来的。得奖者当然实至名归,他有何独特之处?我想是因为他一方面主动关心及帮助同学与师长;另一方面因他和蔼可亲,深得同学爱戴,并愿意与他分享交谈。这分特殊气质,是假装不来的,也是当年我这个单顾自己事的人所欠奉的。
不经不觉,当了堂会牧者十年有多,我有牧者心肠吗?当然。但有多少?要问问上帝,问问教友了。当牧者对我来说有分张力,一方面我要努力学习,进修与退修,使自己在学养与灵养上更上一层楼;另一方面我要在牧养上投入人群中,以人为本,牧养群羊,不计较自己付出的时间与精力。前者需「闭关练功」,独自上山岗;后者需「大开中门」,「进入人群中」。
圣经经常用牧者(即牧羊人)与羊群之关系,来形容以色列的君王领袖与平民百姓的关系,可惜他们大多数是失职的牧人。圣经亦称耶和华上帝为以色列的牧人。当耶稣传道之时,祂「看见许多的人,就怜悯他们,因为他们困苦流离,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。」(太九36)
作为牧者,应有怎样的气质或心肠呢?我想首先要看得见,察看羊群的需要,特别是那些困苦可怜,无依无靠的人群,他们正需要称职的牧人来引导、帮助他们。其次是发自内心的怜悯心肠,感同身受,体恤他们的苦况,不单不嫌弃他们,反倒愿意亲近他们。正如耶稣看见一个大痳疯病人来求医时,祂「动了慈心,就伸手摸他,说,我肯,你洁净了罢。」(可一41)然后是想着要为他们作什么,把他们放在心上,成为心上人。最后是行动,就是把这想法付诸行动,服事众人。而且心肠这回事,是需要付上时间、工夫、培养出来的。